移动支付网讯:4月25日至29日,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在福州举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带领下,成果展览会上特地开立了数字人民币展区,包括6大运营商在内的多家机构首次集中展示了数字人民币特性、科技底座、成果以及应用场景。
此次,数字人民币展区可谓软硬产品、各类应用场景纷纷亮相,6大行算是直接来了一次应用成果的落地PK,观众也可以全方位地了解数字人民币的基本概念,体验各种形态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并感受其落地的各种场景。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各种形态的数字人民币卡式硬件钱包了。下面移动支付网就为大家带来本次展会上部分卡式硬件钱包的形态和其支付流程。
数字人民币的钱包形态可以分为App钱包和硬件钱包。其中,硬件钱包是指,通过柜面或电子渠道开立的存储数字人民币的实体介质,具有硬件安全单元介质的数字人民币载体。其同样具有兑出、兑回、圈存、圈提、消费、转账、查询等基本功能。例如具备SE安全元件的手机、NFC-SIM卡、银行卡以及可穿戴设备等。其中卡式硬件钱包属于比较典型的一种硬件钱包形态。
而从卡式硬件钱包的形态和功能上,又可以分为三种具体的产品:
第一种是标准的卡式硬件钱包,其采用传统的银行卡形态,卡面上没有显示功能,通过NFC碰一碰来完成付款操作,无法进行主动收款;
第二种是普通的可视卡硬件钱包,其集IC安全芯片、电子纸显示屏于一体,支持NFC通信,可以在支付的时候查看余额、消费记录等信息,但同样无法进行主动收款;
第三种则是全功能的硬件钱包,其集IC安全芯片、电子纸显示屏和按键与一体,内置可充电电池以及蓝牙模块,既可作为收款终端与IC卡式硬件钱包进行交易完成数字人民币收款,也可以作为付款终端与POS终端进行交易完成数字人民币付款。同时,可以查询交易明细并设置钱包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前两类卡式硬件钱包无法主动完成收款操作(没有按键并且自身不带电源),但是其可以通过全功能的硬件钱包主动发起付款,然后自身作为被动方接受来完成收款操作。
三类卡式硬件钱包除了在功能上不大一样之外,其使用起来也不太一样,比如前两类卡式硬件钱包不用进行主动充电操作,第二类屏幕可以通过支付时的非接进行供电;而第三类则需要使用特定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再比如,前两类卡式硬件钱包都需要通过NFC与专用设备或者NFC手机进行交互来进行充值操作,而第三类则可以通过蓝牙来连接手机进行充值。
另外,还有部分卡式硬件钱包增加了指纹模块,用于支付时的认证;有的卡式硬件钱包则集成了多应用钱包,除了内置了数字人民币钱包之外,还兼具了健康码、门禁卡等其它应用。
除此之外,各行还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使用人群开发了异形卡式硬件钱包,比如工行展示的智能手表、手环、老人拐杖、手机耳机壳等;中行展示的各类冬奥会手套、手表等形态的硬件钱包等;农行展示的在雄安亮相“铜钱”形态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等。
目前,数字人民币的硬件钱包除了卡片形态之外,还有基于SE安全芯片的手机硬件钱包以及SIM卡硬件钱包,后两者由于其载体是手机在操作和支付流程上更加简单和方便,本质上和手机交通卡类似,也可以进行双离线支付。
注:文章转自 佘云峰 移动支付网